11月17日,我院邀请著名作家、编剧萨仁托娅为自治区第十二期文研班授课。
萨仁托娅老师以《好故事的起点——题材选择之道》为题,指出作家拥有好选题的前提是拥有好奇心,而好奇心是文学创作的试金石。她以自身创作的长篇小说、电视剧《静静的艾敏河》为例,指出正是由于对“三千孤儿入内蒙”这一事件心存好奇,所以她才格外关注与此有关的人物和故事,再经过多年持续深入的采访后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,最终挖掘出了众多感人的人物和故事。她指出,面对宏大题材,可以选取小切口切入,也可以寻找与众不同的点切入,要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方面,避免跟风和套路化,如此才能将最打动自己的素材延伸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。
萨仁托娅老师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。她以长篇报告文学《草原之子——廷·巴特尔》为例,指出这部作品传达的不仅是廷·巴特尔对草原的热爱,对草原人民的奉献情结,更传达出一种草原文明观,那就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游牧文化传统。老师指出,文学作品的框架是结构,细节才是血肉,作家应当尝试用剧本思维写故事,用生动的细节还原场景与情感。

最后,萨仁托娅老师强调,好的作品要追求艺术价值,或探讨人性,或反思时代,或引发情感共鸣。她建议学员多多涉猎优秀的文学与影视作品,多关注社会中的各色人群。选材可以来自经典,可以来自历史事件,亦可从纪录片、行业报告与新闻素材中汲取灵感。她鼓励学员尝试开掘冷门或新兴行业,如遗产调解师、移动充电行业等等,捕捉细节场景,融入自身情感体验,大胆创新出有温度、能够打动人的好作品。